亲民网_亲近民生网罗天下事!文章导读:【“中国式大妈”:用和平慈爱撑起家国半边天】家庭是“中国式大妈”生活的轴心,家庭亲情关怀给予的精神慰籍是政府和社区难以替代的。应致力于通过立法督促和文化宣传引导的方式让全民重视家风...
文/华北电力大学法政系教师、博士 陈静
近来,“中国大妈”再次成为热词,她们被描述为“中国的中老年女性,大多数偏胖,精神饱满,声音大:走路成堆,排队加塞;较富余,喜购物,装束臃肿,热衷拍照,喜欢佩戴鲜艳丝巾”。一段青春岁月,一生家庭生活记忆。孕育儿女,隔代协助照顾儿孙;青丝化为白发,转眼已入暮年。闲暇生活里,一把纸伞子,一根红腰带,几曲从东北到陕北的民谣,就可以在傍晚的广场上快乐起舞,她们就是媒体眼中的“中国式大妈”。
对于老年妇女而言,快乐很简单。她们习惯于集体活动,在公园的一角或广场一隅释放美,创造美,发现美。老年妇女自我服务,自我快乐,自我调适,以家庭为中心,社区为活动和交往场所,向内寻求生活的快乐,自我给予,自我组织和管理。社会记忆具有连贯性,从为人妻到为人母,从服务于家庭到服务于社会和国家。当遇到家庭赡养矛盾时,为什么老年妇女不习惯于诉诸法律来保障权益,因为她们早已习惯了在家庭中寻找慰籍,在集体生活中社会交往,自我化解生活中的危机和压力,因为她们是母亲,上有老下有小,用慈爱、包容和理解维系家庭美好。
“中国式大妈”的生活模式,反映出中国人对和平的理解和求索。梁漱溟先生曾说,儒家的礼乐运动一面是种下中国人的和平根性,一面是扩大并延续民族生命到现在。中国人耻于用暴而勇于服善的雅量,正是从礼俗陶养出来的理性,并维持着三四千年不断的历史,此其民族生命延续力之强韧。此根于人类理性而发育的文化,任何人类遇着都像是寻到了自己的家,如水归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植根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体现中国价值和文化自信;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 “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引申为和谐、和平、和睦等,“以和为贵”是价值取向,“和实生物”是发展思路,“和而不同”是动力机制。“中国式母亲”奉献毕生时间、精力与情感照顾孙辈,是为了家庭和睦,诸如参加广场舞等娱乐健身活动也是为减轻家庭负担,有健康身体才可以为家庭分担更多事务,才可能促进家庭的幸福,成就儿女的理想和愿望。从家庭和睦到社会和谐,“中国式大妈”用源于构建家庭和睦的美德促进中国和平与慈爱的血脉传承。
“中国式大妈”的生活模式相对于中年阶段是一种创新和适应机制。国家和社会在公园门票减免、社区健身设施完善、文体娱乐活动组织、敬老孝老文化宣传方面给予老年人社会支持,应将性别视角纳入老龄政策设计过程,给予“中国式大妈”更多合乎情理的富含精神支持要素的社会关怀。应关注“中国式大妈”的生活规律和心理需求,老年妇女渴望有尊严的关怀。老年社会关怀也是老龄社会治理之道所在。老年社会关怀是一种政策衔接机制,旨在帮助老年人适应晚年生活,应注重社会节律这一视角。老年人的社会节律包括老年人生理和心理机能、老年社会记忆等要素。老年社会关怀制度设要符合老年人生命历程体验,契合老年人的社会记忆和生活节律,这个节律应富含历史和文化要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老年社会节律也如同人生中的春夏秋冬,让老年人在社会活动中体验四季变换,让老年人在社会活动中感受社会的关爱和家庭的关爱。老龄社会以勤俭、快乐、理解、包容与合作为主色调,家庭、政府、社区和市场应重视老龄社会的节律特征,致力于探索优质高效有益于老年妇女身心健康的社会关怀制度。
家庭是“中国式大妈”生活的轴心,家庭亲情关怀给予的精神慰籍是政府和社区难以替代的。应致力于通过立法督促和文化宣传引导的方式让全民重视家风家德建设和家庭关怀能力培养,让家庭成员重视对老年妇女给予持续、定期的精神赡养和生活关怀,让老年妇女可以享受子女儿孙和家人亲情的回馈,安度晚年生活。让家庭成为和平慈善文化的涵育发源地,在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成长过程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以家庭为实践起点,构建稳定的可持续的相互支持体系,让和平慈爱文化融于国人的血脉
本文【“中国式大妈”:用和平慈爱撑起家国半边天】由亲民网_亲近民生网罗天下事!的小美整编收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亲民网_亲近民生网罗天下事!相关的文章,请点击查看其它文章,请关注亲民网_亲近民生网罗天下事!,http://www.qinminwang.com/guona/9291.html.
05-12 来源:未知
06-19 来源:未知
06-27 来源:未知
07-23 来源:未知
06-01 来源:未知
08-06 来源:未知
06-01 来源:未知
06-24 来源:新浪新闻
05-13 来源:未知
06-01 来源: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