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偏差行为青少年的个案帮教

亲民网_亲近民生网罗天下事!文章导读:【春风化雨-偏差行为青少年的个案帮教】作为同行者,一系列的专业介入对小陈产生积极影响,初三毕业小陈顺利考上区重点高中。个案目标达成,予以结案。通过小陈个案,我深刻地认识到,在偏差...

一、案主基本情况

新学期入学,初二一班来了一名新生——小陈(化名):外表英俊,高高瘦瘦,皮肤白白,浓眉大眼,让人第一印象心生几分好感。作为驻校社工,与送小陈来校的家长交谈得知,他是本市某中学的初二年级学生,母亲是老师,父亲是医生,由于太忙而没时间照顾孩子,所以才送来学校“托管”(学校为半军事化寄宿管理)。听了家长介绍,社工放心许多,小陈家庭环境优良,又是相貌堂堂,应该不是调皮学生。 

 

入学前一周,小陈表现还算可以,只是性格略微内向,不太主动与人沟通,有时候无精打采,偶尔表现出烦躁不安样子。而且据老师反馈,他上课注意力也不太集中,会有打瞌睡等情况。我想,这可能是由于刚来不适应吧,因此在课余生活中对他充满关怀,鼓励他尽快融入学校环境。但是,在与他的几次咨询交谈中,都是问一句答一句,尤其是谈论以前经历时守口如瓶,有一种很强的抵制情绪。

 

二、案主问题预估与诊断

几日后,班级一位同学50元钱不见了,初步判断,应当是被人偷走了。社工介入调查,该不会是小黄的“旧病”复发了吧?但这位同学这半年来都已不再有此行为。大家焦点自然集中到了新来的小陈身上。经过与宿舍同学谈话,多方核实,果不其然,是小陈趁人不备之时“捡”的。

 

为了充分尊重他,社工建议学校不要公开这件事,但将他单独叫到咨询室,了解一番情况,然后和他澄清问题性质和忠告严重后果。事后反思,从他拿别人东西还仍然神情镇定的样子看,他可能不是第一次这样做,他的经历应当也不像入学时父母讲得那样简单。于是社工决定到小陈家做家访,全面了解小陈基本情况。在陈述了他近一周在学校表现后,社工说明家访目标——深入获知小陈以前学校表现情况,以便有的放矢地做好今后的帮教转化工作。一开始家长有顾虑不肯说,怕社工知道之前情况,会告诉老师后对孩子另眼相看,冷教育孩子。社会工作者澄清保密原则,并向家长保证这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孩子,家长才打消顾虑。

 

案主小学时期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因父母工作忙,他的日常生活全有奶奶负责照顾,他的父母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六年级上学期,小陈奶奶去世,由于他之前表现得一直很不错,父母放心,就让他中午在校吃饭,下午放学自己回家做作业,玩游戏。小陈父母披星戴月地上下班是常态,加班是常有事,所以就放松了对孩子的关心和教育。

 

也就在此期间,小陈开始沉迷于电子游戏,父母给的零花钱甚至餐费大部分用在网络游戏上。等到父母注意到他的问题后,单单在经济上控制。钱不够花了,小陈的目光转向社会,和一帮校外不良少年混在一起,受他们唆使去偷电动车,倒卖后一起吃喝玩乐,后来被民警抓住。

 

父母一下子无法适应他的巨大变化,陈父先是对其来了一顿毒打,采用专制教育模式。陈母明知孩子有错,但怕孩子又去偷,情急下采用“袒护+溺爱”方式,偷偷给孩子塞钱,把孩子问题隐藏起来,属于娇纵教养模式。两种矛盾的家庭教育方式交织冲击下,小陈变得更加叛逆。他掌握了父母的心理特点,越陷越深。最后在向母亲要钱被拒的情况下,竟然将其反锁卧室、拿走手机,撬开抽屉找到母亲金首饰,变卖1000多元现金,又跑到网吧和一帮“朋友”混。一星期后,钱又花光,小陈回家,陈父又是一顿毒打,陈母也觉得不能再袒护孩子,所以未劝其父,生平第一次动手打了孩子。小陈也彻底与父母决裂对立,只要一有机会就跑出去会小混混们玩......最后由家长强行送到我们工读学校。

 

了解到小陈成长轨迹后,社工心情非常沉重。原本一个乖巧懂事、人见人夸、父母为傲的孩子,由于沉溺游戏,加上父母监护缺失、教育不当,又受到不良朋辈影响,如今成为道德品质与课程学业的“双差生”。

 

三、制定计划与开展服务

小陈这次被强行送到特殊学校,更加深了其对父母的误解与恨意,他认为父母不再爱他,也不要他了。但他从未真正思考过如何改变自身的不良习惯与问题。

 

(一)改善亲子关系

“解铃还须系铃人”,对小陈的帮教,首先还要从其家庭系统入手,恢复正常的亲子关系;社工需引导其体会到父母对他的爱与关心,感受到家的温暖。

 

诊断好问题、面谈正式开始,社工利用好几次咨询会谈,询问他一些过去生活细节,从中引导他体会父母的爱,理解父母的关心。社工表达给他:现在父母含辛茹苦的工作,正是为了给他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生活条件。

 

同时,社工又几次建议小陈父母,请他们重燃对小陈的信心;希望父母能够多一些时间陪伴与指导孩子,与孩子好好沟通交流。小陈父母听从社工建议,每天晚上给小陈打个电话,询问他的学校生活与学习情况,鼓励他改掉坏习惯。坚持一段时间后,小陈对父母敌对情绪慢慢减弱,但他还是从不主动打给家人电话,周末也不想回到家里。

 

(二)做好家庭介入,形成合力教育

十月中旬一天,小陈因感冒导致高烧不退。人在生病时候,情感最为脆弱,最需要亲人关心,也最能体会到亲人关爱。社工立即抓住机会,通知家长并表达想法(解开亲子隔阂的最佳时机到啦),希望他们能立即来学校探望他。小陈父母非常配合,当天临近夜里十一点,冒着大暴雨赶来学校。躺在校医室打吊瓶的小陈,看到父母湿透的全身,焦急的表情,彻夜守护在他床前,多年累积的坚冰终于消融,依偎在父母怀抱中洒下眼泪。社工对于这一场景,也欣喜不已,暗暗喘一口长气,是时候让父母带着他回家休养。

 

(三)促进自我意识觉醒,培养自信自控能力

小陈病好返校后,精神状态明显好转,性格也开朗许多,和同学们有说有笑啦。但社工深知,这仅仅是个案介入的良好开端,“行百里路半九十”,如果不能持续做好跟进转化,最终结果不能变为案主的真实需求,再多工作努力都是白费。因此下一步计划,是促进他自我意识觉醒,让他正视和了解自我,相信和把控自我,逐渐培养他的自信力与自控力。

 

小陈以前学习基础较好,尽管后期由于沉溺电子游戏,功课落下较多,但在老师们的耐心辅导下,成绩进步很快,特别英文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于是社工以此为突破口,追回他失去的自信。

 

社工建议科任老师任命小陈为英语课代表,也多次在朋辈同学面前称赞他,赞赏他学习积极刻苦,踏实认真,同时倡议其他同学向他学习;如果英语方面有问题,除了老师还可以问小陈。另一方面,也以学习为例,引导小陈:任何人都有做错事时候,只要自己有意识并努力改正,仍然不晚,而且一样会赢得别人尊重。小陈在各方面都有较明显进步。

 

四、个案跟进与评估结案

 

(一)关注动态,保持跟进

在十一月中旬,他主动提出想回家看看父母。社工既开心又担心。开心他亲近家庭;担心他回去反复,又开始玩网游,而且还容易抵挡不了朋友诱惑而逃学。社会工作的终极使命是助人自助,也不可能永远让他呆在学校,最终还是要独立面对。周六在家,小陈一家人其乐融融,母亲给他做好吃的,爸爸陪他玩。周日下午两点,离返校时间还有一个半小时,父母正忙着帮他收拾行李,小陈提出要20元买文具,家长顺手给了他50元钱,他独自下楼去商场。结果,担心的事发生了。原来,小陈下楼本来是要买文具,但看时间还早,就到附近溜达,又忍不住钻进了网吧。等50元挥霍完,发现已经8点多,早已错过校巴时间。又不敢回家,漫不目的地在楼下踱步,最终回家,但不愿回学校。一是怕老师批评,二是怕今后被严管,失去回家机会。

 

社工了解事情经过后,非但没有斥责他,反而首先对他能够主动回家给予肯定,同时减轻他的心理压力,劝告他尽快返校,以免再落下学习。同时,社工忠告小陈家长,孩子能主动回家,已很有进步,千万不要再动手打他。第二天,小陈回到学校,在班会课上,社工又表扬了小陈主动回家的行为,说明是自控力增强表现。但是,班主任也对他不按时返校做法,做出了严厉批评。小陈真诚认错,表示今后不再犯类似错误。

 

为了给小陈自我成长与肯定机会,社工建议学校接连几个周末都批假给他。他的表现也没让我们失望,每次都能按时回家和返校;偶尔出门玩,也能在规定时间回家。

 

(二)循序渐进,耐心帮教

正在我们为小陈取得进步而暗自高兴时,又一件事情的发生使社工深深地感受到,偏差行为学生的个案帮教,不是一朝一夕之事,稍有放松,随时都可能出现反复。

 

十二月的一个周末,小陈像往常一样回家,由于前几周在家表现都很好,父母就很放心地给了他十几元钱,让他自己解决午饭,然后去单位加班。下班回家后,未见小陈在家,以为可能是他在外玩得忘了时间,结果一等就是一夜。第二天,父母发动亲戚朋友找遍所有网吧,都不见踪影,家长顿时慌了手脚,以为出了意外,只好报警。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第三天在一间很偏僻的网吧里找到小陈。面对民警,小陈道出实情。那天父母走后,小陈在家看了一会儿电视,觉得无聊,就上街转悠,碰巧遇上以前在一起玩的几个哥们(他们均已辍学)。那几个朋友很“热情”,先是请小陈吃饭,介绍在外面自由自在的生活,接着积极向小陈推荐新游戏。在他们极力的诱惑和怂恿下,小陈刚刚构筑起的心理防线消失殆尽,又和他们玩到了一起。新游戏让他着如痴如醉,家长、社工和老师的教诲,被忘到九霄云外。据小陈说:“刚开始玩游戏玩得忘了时间,等后来想起要回家时,那几个朋友不让我回家,也不允许我打电话,并告诉我说,‘上学有什么意思?学校管那么严,你看我们,不用上学,成天自由自在,想吃就吃,想睡就睡,玩玩游戏,泡泡网吧、KTV,多么快活!’想想他们说得也有道理,就打消了回家念头。"

 

听了小陈描述,社工十分生气,近一学期来对他倾注的多次跟进,竟抵不过他那帮朋友的几句话,真想好好教育一下他。但凭着几年的实务经验,社工深知,如果此时不冷静,简单地给予训诫,或转介了事,极易将事情推向反面,让学生形成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冷静下来,社工先让小陈将自己的成长计划写下来。通过个案会议,社工、德育员、心理老师和班主任等集体讨论,大家达成共识:由于学生自身不良习惯的顽固性及道德、自制力上的缺陷,加上持久性不足和不确定的环境的作用,学生自然会出现情绪上的起伏与行为上的反复。

 

此时社工最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培养起自我效能感与抗逆力。首先是与“旧的自我”较量,其次就是与周围环境的较量。

 

看了小陈写的成长计划,对自我进行SWOT分析。他此时的认知与既往的认知是不能等同的。因为他已表现出后悔、内疚情绪,甚至有负罪的情感体验;同时,小陈也把他的自控力不足和朋辈环境因素列为劣势与威胁。于是,我心平气和地与小陈面谈,肯定他具有改变不良行为的愿望,帮助他寻找反复的原因,热情地鼓励他走出反复的阴影。同时我也诚恳地向小陈指出,由于现在你对游戏迷恋太深,和过去那些行为习惯不良朋友仍有联系,还无法完全控制自己。所以还需外力帮助你控制,这种外力,就是家校的严管,社工的跟进与监督。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改变目前现状。

 

在后来对小陈的跟进中,除了继续与其保持定期面谈沟通外,还吸纳他加入自我控制力成长小组。为了断绝其对游戏的“心瘾”,结合小陈个头高的特点,社工课余时间常陪着他一起打篮球。他不仅有兴趣,而且打的越来越好。

 

(三)评估反思,经验总结

作为同行者,一系列的专业介入对小陈产生积极影响,初三毕业小陈顺利考上区重点高中。个案目标达成,予以结案。通过小陈个案,我深刻地认识到,在偏差行为青少年帮教方面,有两点至关重要:

 

一是“问题”学生的帮教工作必须获得家庭系统的支持与配合,否则很难见效。常言道,“‘问题’学生往往来自于问题家庭”,所以社工既要介入学生,同时要介入家长:结合个案开启亲子平行小组;引导家长正确看待孩子出现问题,指导家长完善自身素质助力孩子更好成长,建议家长创造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家庭环境氛围;纠偏家长不当的教育方式,联结和促成家校协作,以便形成教育合力。

 

二是跟进特殊学生个案做到三心:“诚心”“信心”“耐心”。特殊学生问题成因复杂性决定了对其开展个案工作的艰巨性。因此,在个案跟进过程中,必须有足够的恒心和耐心,不能为了赶指标而草草了事,做好打持久战准备。注意从细节抓起,从点滴做起,对他们一管到底。采取积极引导,循序渐进的办法来跟进,使学生能有一个自我感悟、自我教育的空间;同时案主有细小进步社工宜及时肯定并给予鼓励。

本文【春风化雨-偏差行为青少年的个案帮教】由亲民网_亲近民生网罗天下事!的小美整编收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亲民网_亲近民生网罗天下事!相关的文章,请点击查看其它文章,请关注亲民网_亲近民生网罗天下事!,http://www.qinminwang.com/guona/9429.html.

相关推荐
新闻聚焦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 “垃圾分类”社工项目策划方案

      最近“垃圾分类”话题非常火爆,“XX城市开始实行垃圾分类,XX居民快被逼疯”的标题层出不穷。可见垃圾分类已经迫在眉......

    08-11    来源:未知

    分享
  • 2019年高级社会工作师考试,你需要准备什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民政部联合印发了《高级社会工作师评价办法》。办法自2018年4月1日开始施行。有同行预测,《高级社......

    08-18    来源:未知

    分享
  • 社工之“养老圈”怪谈

      我对于目前养老热点问题的浅薄的看法,希望能在不久的将来,可以尝试探索出一种结合各方优点的从老年人实际需求出发的......

    08-23    来源:未知

    分享
  • 非社工专业一次性通过初级,2年通过中级

      昨天看到社工观察公众号社工考试经验征稿,回顾自己初级和中级考试的历程,于是想写一篇经验贴,根据历年社会工作师考......

    09-16    来源:未知

    分享
  • 以感恩心待人,以平常心对事

      娇小的个头,说话温声细语,就像邻家小妹的感觉……她是鄞州区单体体量最大的安置社区——下应街道洋江水岸社区的一名......

    10-25    来源:未知

    分享
  • 河北省推动农村社会工作探索乡村治理新

      “省民政厅的指导意见给社会组织在农村发展社会工作吃了一颗定心丸,更加坚定了农村书院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结合上、在......

    11-14    来源:未知

    分享
  • 我为什么会离开相识9年的社工行业?

      量变引起质变,但是也要是有效的量变。希望在以后的帮扶困难群众中,社工都能够真正地做到有效、真实、专业,莫要再丢......

    11-17    来源:未知

    分享
  • 春风化雨-偏差行为青少年的个案帮教

      作为同行者,一系列的专业介入对小陈产生积极影响,初三毕业小陈顺利考上区重点高中。个案目标达成,予以结案。通过小......

    12-01    来源:未知

    分享
  • 学校社会工作:以生命引领生命,以专业

      四是提升服务成效。实实在在的服务成效是扩大学校社会工作影响,巩固社会工作专业地位的重要途径。尽管学校社会工作在......

    05-12    来源:未知

    分享
  • 社工如何帮助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

      同时向村委会工作人员了解家庭帮扶情况及其他困境儿童信息,建立有效的困境儿童发现报告机制。我们相信:今天我们为孩......

    06-19    来源:未知

    分享
返回列表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