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民网_亲近民生网罗天下事!文章导读:【社工如何帮助老年人提高防范心理,减少被骗?】通过这些活动,提高老年人对诈骗集团诈骗手段的认识,树立防范意识;提高老年人对骗术的处理能力,防止上当受骗,从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文/万安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高稳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增加,老年人群体越来越大,现实生活中老年人往往容易受到诈骗分子的欺骗,特别是以老年人为犯罪对象的诈骗手法一直在不断地演变。并且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诈骗形式也随之发展,以互联网为手段的网络诈骗层出不穷,一些年轻人都会受到诈骗,老年人更是防不胜防。对于这种现象,社工应该怎么做,才能提高老年人的防范心理,减少被骗,下面将从两个方面来解决这个问题。
一,讲解诈骗手段
社会支持网络理论考虑人与环境的互动,即“人在情境中”,其基本假设是人的生存需要与他人共同合作,仰赖他人的协助,而社会支持网络即指外在资源。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诈骗形式也在不断变化,老年人由于年龄较大,接收消息较为滞后,对一些新型的诈骗手段不甚了解,通过讲解一些新型的诈骗手段,和一些他人上当受骗的案例,提高老年人的警惕心理,防止被骗。另外有些老年人容易抱着占便宜的心理,对于一些中奖的消息或者免费领取小礼品的消息,都容易被吸引到,从而走进骗局,受到诈骗。对于这些情况,应该谨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样才会减少受骗的几率。而社工通过这些讲解,协助增进老年人的网络范围和社会网络的支持功能,对他们能够增权赋能。
二、充实日常生活
社会心理学家舒茨提出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舒茨认为,每一个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都有三种基本的需要,即包容需要、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这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所采用的行为,以及如何描述、解释和预测他人行为。有报道指出,老年人受骗的原因,有大部分是因为缺乏亲人的关怀。子女成家后生活相对独立,加之平时工作繁忙或远在外地,久而久之,老年人的情感支持需求就被忽略了,对于一些骗子,活跃在老人身边,给予他们关怀,很容易降低防范心理,受到欺骗。对于这种情况,子女应多给父母关怀慰问,减少他们的孤独感。或者老人可以参加一些社区内开展的一些老年大学的活动,例如书法、唱歌等,修身养性,愉悦身心,减少孤独感,认识更多的人群,充实生活。而通过这些方法,从而满足老年人情感的需要。
通过这些活动,提高老年人对诈骗集团诈骗手段的认识,树立防范意识;提高老年人对骗术的处理能力,防止上当受骗,从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并且通过案例分析,使老年人了解信息诈骗的现状、以及自身对信息诈骗的认知,保护好自身利益不受侵害,让老年人可以乐享晚年。
本文【社工如何帮助老年人提高防范心理,减少被骗?】由亲民网_亲近民生网罗天下事!的小美整编收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亲民网_亲近民生网罗天下事!相关的文章,请点击查看其它文章,请关注亲民网_亲近民生网罗天下事!,http://www.qinminwang.com/guona/9441.html.
08-11 来源:未知
08-18 来源:未知
08-23 来源:未知
09-16 来源:未知
10-25 来源:未知
11-14 来源:未知
11-17 来源:未知
12-01 来源:未知
05-12 来源:未知
06-19 来源: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