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骂衡中, 都没骂对地方! 关于目前衡中最焦点问题的全解答教育热点新闻-

亲民网_亲近民生网罗天下事!文章导读:【你们骂衡中, 都没骂对地方! 关于目前衡中最焦点问题的全解答教育热点新闻-】来源:政治好教师 每年高考前后,超级中学——河北衡水中学都被置于舆论的风口浪尖,贬者八九,褒者一二。 本人17年前毕业于衡中,毕业后又经常与...

来源:政治好教师      

每年高考前后,超级中学——河北衡水中学都被置于舆论的风口浪尖,贬者八九,褒者一二。

本人17年前毕业于衡中,毕业后又经常与衡中老师们交流。作为一个长期关注衡中、关注教育政策、经常走南闯北、算得上见多识广的人,对衡中我比一般人更有发言权。

在此,我无意为衡中辩解。我只想说,那些骂衡中的人,都没骂对地方。

好了,废话少说,直奔主题。焦点问题不分先后,篇幅比较长,但每句话都在理,希望克服浮躁,耐心读完。

质疑:衡水中学到河北省各市、县“掐尖子生”,衡中走自己的路,让其他中学无路可走,严重扰乱了高中教育秩序、打破教育生态,造成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解答:这个问题有两个概念要界定清楚。

一、到处“掐尖”的不是衡水中学(以下简称“衡中”),而是衡水第一中学(以下简称“衡水一中”),泛泛而谈衡中如何,一骂就是衡中咋地,容易把问题搞糊涂。在此,有必要把衡中和衡水一中的关系说清楚。

衡中是衡水市立公办高中,成立于上世纪50年代。衡中三个年级在校生规模约3千人,严格面向衡水市本地的应届初中毕业生招生,政策上不允许招收外市应届生以及本市、外市的复读生,实际上衡中也没有招。

衡水一中是衡中和衡水本地某房地产企业合作办学的民办私立高中。三个年级在校生规模约一万人。按照政策,民办高中招生不受地域限制、不受是否应届生还是复读生限制。

二、“掐尖”的“掐”字用词不当,说“吸尖”更恰当一些。

就像首都北京对河北的虹吸效应一样,北京没有掐河北的人才、资源、资金,是吸过去的。“掐”的强制色彩比较浓,作为各地的尖子生,衡水一中掐你,你可以选择不去,即使衡水一中给你非常优厚的条件,例如免学杂费等,你仍然可以拒绝,衡水一中没有强制你必须去。

衡水一中是河北省最好的中学之一,你如果是尖子,但受政策限制,就是不让你上衡中,你心里好受吗?衡中前校长张文茂说过一句话:“剥夺孩子选择优质教育的权利就是犯罪。”

你可能会问,衡中和衡水一中的教育优质吗?这是关于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另外一个焦点问题,后边也会涉及。家长和学生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上好大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高考最终还是靠实力和成绩说话,解决所谓“掐尖”问题,其他高中只有苦练内功了。

之前,衡水一中和浙江嘉兴港区开发建设管委会、广州高新集团合办衡水一中平湖分校,这条“鲶鱼”引起当地教育同行和教育主管部门干部的讨伐。

开办平湖分校没有违反国家政策,媒体还引用某些所谓教育界业内人士的话,说什么人生道路千万条,各行各业都有登顶的人,学业和高考压力像一个圆,把考生困在其中,别忘了,考生走到哪个点,都有一条腾飞的切线。

这些人士说话真是高姿态,真是站着讲话不腰疼。他们家孩子上高中考大学了吗?他们家孩子走的哪条路?他们家孩子从哪一点、哪一条切线腾飞的?

丛林法则是当今社会的主要生存法则,经济领域如此,教育领域也如此。名牌大学的招生数量是有限的,想轻轻松松考清华北大不可能。

说实话,我们都不想让孩子们这么累。我希望高中也是义务教育,希望周一、周二学习语数外,周三学习传统文化、琴棋书画,周四练习跑步游泳武术射击等,周五到农村下工厂搞社会实践,周末禁止上任何补习班……

可最后呢?高考还是谁分高谁上好大学!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上世纪70年代,日本曾经实行过减负宽松教育,现在发现了其中的弊端,又开始走回头路搞应试教育了。

质疑:衡中大量招收外地学生,挤占了本地孩子上衡中的名额。衡中是用衡水老百姓的纳税钱、用衡水本地的财政养起来的,可本地孩子都没学上了。

解答:这是衡水本地学生家长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家长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解答好这个问题,仍然要把衡中和衡水一中分开说才行。

如前所述,衡中在校生约3千人,每年高一只能招收1000多名新生。教室就那么大,教师就那么多,想多招都没办法。也许你会问,为什么不多招些老师、多盖些教室?我告诉你,真做不到。衡中是公立高中,由衡水市的财政供养,衡水的经济总量在全省十一个地级市排名倒数。

再回过头来说衡中。我是1997年中考,当年衡中在市区(衡水市区只有一个桃城区)只招收180名公费生。这意味着,必须考全区前180名,才能享受免学费。

1000名应届生减去180名公费生,剩下的都是自费生,1997年前后,自费生按照中考成绩有3000元、6000元、9000元不等。不得不说,那时候的9000元是一笔巨款。当时,在衡中校内设有复习班,专门招收各区县的复读生,但也以衡水学生居多。当年的复习班,大概就是公立名牌高中办民办学校的开端和雏形。这种现象后来演变成各地的普遍现象,为什么会这样,后边有专题解答。

按分录取是最公平的,不能因为你是衡水的孩子就都能上衡中,上不了衡中真的不是衡中的错。

接下来说衡水一中招生的情况。衡水一中在校生一万人,每年高一招生约3000人,这3000人是面向全省招生,生源质量即新生中考成绩可能比衡中那1000名学生还要高。

高中生学习(ID:gzsxuexige)

衡中招生面向衡水市,衡水人的纳税钱供养的衡中没有培养外地孩子,不存在所谓肥水流向外人田问题。衡水一中招生面向全省,办学经费全部自收自支,衡水财政没有出一分钱供养,也就不存在所谓肥水流向外人田问题。

高中生学习(ID:gzsxuexige)

质疑:衡中作为公立高中,竟然办“校中校”,竟然和民间资本办私立的衡水一中,涉嫌国有资产流失,衡中老师和衡水一中老师互相交叉使用,这是严重的违法违规问题。

解答:公立学校办“校中校”,不仅衡中有这个现象,衡水的武邑中学、石家庄二中以及外省的一些教育质量较好的高中,都存在这种现象。这是教育市场化大背景下,公办高中,特别是名优公办高中生存发展的无奈之举。解释清楚这个问题,真是小孩没娘,说起来话长,得使劲往前倒。

高中生学习(ID:gzsxuexige)

上世纪90年代初,衡中已经没落得不像样子,升学率甚至比不上下边的阜城县中学。当时的衡水,在河北省是最落后的地级市,抓经济没有资源、没有支点、没有抓手,当年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市领导想到了一点:抓教育!这位老领导对抓教育有朴素的愿望:衡水要多培养优秀的学生,将来这些学生就会带来知识、技术、资源、人脉来建设衡水。

遗憾的是,衡水每年向全国各地输送大量优秀毕业生,这些学生大部分都没有回老家建设衡水。但是,抓教育抓出了成果,抓出了一个全国闻名的教育产业。不仅如此,衡水很多家庭的命运都因为衡中而改善,孩子们考上了重点大学,有了体面的工作。今天,所有的衡水人都会感谢这位老领导。

当时的衡中校长李金池(后来当上了教育局长,再后来辞职到了石家庄精英中学当校长,这所民办私立高中近两年因李金池而异军突起)临危受命,开始狠抓管理、改革和教学。张文茂在当时还是副校长,今天衡中的一整套管理教学理念体系都是从那时候继承发展而来的。也就两三年功夫,衡中的教学质量飞速提高,到1995年一举成为衡水地区高考升学率最好的高中,没有之一。

当时,一些下边县里的优秀教师被调到衡中来,衡中还从师范类大学里招收了一批年轻教师。一所高中的好坏,校长真的很关键。衡中能长盛不衰得益于李金池、张文茂前后两任校长一以贯之,得益于衡水历届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得益于这些父母官们没有瞎指挥、随便换人。

既想马儿跑,又不让马儿吃草,是万万不行的。领头的要想干事,必须对手下的弟兄们好才行。当年李金池狠抓教学,衡中的老师们非常辛苦,从早晨五点半跑操,到晚上十点学生就寝,老师们几乎长在学校里。这么大的工作量,每个月收入只有两三千元。大家都是人,一年两年行,时间长了谁还跟着你干。衡中老师的工资收入都来自市财政,其他机关事业单位也是这个收入水平。

如何提高教师待遇?只有招收自费生,最早是三六九千,后来随着物价水涨船高。同时,也招收往届的复习生,成立几个复习班,应届班和复习班的教师都是一群人。当年的复习班就是“校中校”的雏形。从羞羞答答办校中校,到半遮半掩办校外校,再到光明正大名校办民校,从复读班演变成衡水滏阳中学,又从滏阳中学演变成今天的衡水一中。

▲衡水中学为年轻教师组织集体婚礼

今天的衡水一中和衡中是两所学校。衡中与衡水一中是一种合作指导关系,两所学校的教师互相有交叉,虽然为人诟病,这也无可厚非,很多名优高中都是这么干的。

衡中和衡水一中很多老师都没有所谓的全额事业编制,但是有没有编制,不影响教师的收入待遇。衡中和衡水一中教师的月均收入约9000元,学校为教师提供无产权的便宜住房,这种待遇在衡水这样一座四线小城已经是相当优厚了。尽管如此,衡中和衡水一中还是很难从一流师范院校招到老师……

回顾衡中和衡水一中的历史演变过程,我感受到了教育市场化这只无形的手的巨大力量。我曾经问过衡中的管理层,如果衡中不办校中校、不办民办高中,结局会是什么?我得到的回答是:“死路一条!”

当年,红极一时的黄冈中学多么牛啊,可是黄冈没有抓住教育市场化的机会,教师待遇提不上来,导致师资外流,教学质量升学率直线下滑。我想说,公办高中谁继续装清高,谁的下场就是黄冈中学。衡中和衡水一中能有今天的成就,应该感谢张

教育市场化背景下,高中教育这块大蛋糕,公办高中不主动吃,社会资本就去吃。

高中生学习(ID:gzsxuexige)

衡中和衡水一中的待遇在衡水已经不错了,仍挡不住教师外流。在私立中学高待遇的诱惑下,公办老教师流失,新教师招不进来,随之而来的就是教育质量下滑,生源下滑。一旦到这步,包括前校长、现任校长在内,再牛的校长也无力回天。到时候,财政养活着一个个高中空架子,学生稀少,人浮于事,这是谁也不愿意看到的。

再退一万步探讨这个问题。假设有一天,现任的衡中校长退休后,与马云这类资本大鳄合作,在每个省都建设一所民办超级高中,在校生规模达到3万人,完全复制衡中的教学管理模式,大概三年时间,这所民办超级中学就会把所在省的重点高中全部干趴下。

高中生学习(ID:gzsxuexige)

高中生学习(ID:gzsxuexige)

质疑:衡中、衡水一中实行军事化、半军事化管理,甚至像个监狱,吃饭都来不及,学生们没有自由,没有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没有活力。

解答:衡中和衡水一中实行完全寄宿制,对学生的时间管理极为精细,精确到了分钟,对时间的利用到了极限,这个极限并没有违反人的生理规律、学习规律。

学生们每天早晨五点半起床、叠被子、洗漱,然后跑早操,上早读。上完一上午的课程,到中午实行各年级错时就餐。

这样做一是为了安全,二是为了提高效率。前些年,有媒体炒作衡中的学生中午吃饭时间只有三分钟,这是误解,其实是各班级错时三分钟,如果真是吃饭三分钟,我估计学生们都要闹胃病。

学生中午有一个小时休息时间,晚上10点下晚自习回宿舍洗漱就寝。一天算下来,学生每天能睡够8小时,早操、课间操加上体育课,平均每天能运动一小时,一日三餐定时定点,非常规律。

衡中和衡水一中对晚上不按点睡觉的学生处理非常严格,我记得我上学时,有一次晚上宿舍的同学侃大山,到了十一点也不睡,被值班老师发现,班主任罚我们宿舍12名同学去跑圈,那感觉真是酸爽。

集体生活,当然要规律,不规律就要乱套。军队因为有规律、有纪律,才有战斗力。同理,衡中因为纪律性强,才有了教学质量和升学率。凡是在衡中学习过三年的学生,都有很强的自理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将来受用终身。

高中生学习(ID:gzsxuexige)

衡中的学生个个都有过硬的素质。每届新生都要在酷暑中磨练一周,接受军训。学校每年要组织学生们进行一次70华里的徒步远足,校长和班主任跟着学生一起走,磨练学生的意志。

当年,前校长李金池有句名言,“我要是走不下来,绝不要求学生们走”,这句话我记忆尤深。

衡中、衡水一中因为生活规律,三餐营养均衡,保证了必要睡眠和运动,学生们精足神全,个个生龙活虎,意气风发。

高中生学习(ID:gzsxuexige)

质疑:衡中实行“题海战术”,是应试教育,根本不是素质教育,培养不出学生们创新的思维。衡中培养的学生都是“考试机器”“做题机器”,衡中是培养高分低能儿的流水线,磨灭了个性,到了大学就没后劲了。

解答:喝咖啡高雅,吃大蒜低俗?吃牛排高雅,吃卤煮低俗?什么是素质?吹拉弹唱是素质,考试高分不是素质?能歌善舞是素质,会解奥数不是素质?琴棋书画是素质,数理化通吃不是素质?

当前的高考制度和考试内容,可以说是普通家庭孩子打破阶层固化的唯一一条道路了。

当然,衡中、衡水一中的的学习绝不仅仅是做题。衡中校长说过一句话,“一所高中,如果单纯的抓升学率,那么,升学率一定抓不上来。衡中实行的是责任教育,升学率只是责任教育的一个副产品。”

应试教育,做题,那只是授业、授术的层次。如果一个人只掌握了术,而没有道,就会知识越多越反动,就会走上歧途。什么是道?传什么道?道就是如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道,是一种对自己、对家、国、天下的责任感。

对学生而言,就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负责任,养成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强健的体魄以及独立生活、独立学习、独立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用这些报答自己,报答父母,服务社会,报效国家。

在衡中、衡水一中,学生们学习之余,还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他们每年都要邀请大约100名各行各业、各个领域的名人来校演讲,平均每三天就有一次演讲。

他们每天晚七点准时收看新闻联播,每周都有一次课外阅读课。他们每年都要举行18岁成人礼,把家长请到学校来,让学生和家长互动,父母和儿女多年不善表达的爱在成人礼上表达出来了,很多学生与父母的关系因此改善融洽,那种场面,没有人不为之动容。

他们经常开展主题班会、文艺汇演、运动会,准备节目……老师们从不会阻止他们发挥特长,而是帮助他们一起设计人生规划。

衡中、衡水一中的不少学生经常参加国际性的数学、物理、化学、机器人大赛,经常捧回国际大奖。他们经常组织学生到清华、北大等名牌高校开展夏令营活动。

短短三年,衡中和衡水一中的学生就能经历这么多,这难道不是素质,不是财富吗?很多衡中毕业的学生,不论身处何地,从事什么样的工作,经常梦回衡中,梦见嘹亮的口号、整齐的步伐,梦见一腔热血、永不疲倦的自己。

我没有做过具体统计,有多少衡中毕业的学生上大学后出现所谓的“后劲不足”。后劲怎样来衡量?是看财富、官职、学位、地位,还是看其他什么?这个问题恐怕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毕业生冯世鹏,考入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毕业时是清华十大学星。他说,如果非要说衡中是洗脑,那么,衡中的洗脑是让人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并克服一切困难为之奋斗,那么我甘愿接受这样的洗脑。

毕业生王洪建,考入清华热能工程系,获得博士学位,现在中国华能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工作。他说,衡中让我们在美好的年华里学会专注,专注地上好每一节课,专注地做好每一道题。

毕业生呼荣媚考入中国农业大学。她说,刚进衡中时,她特别不理解为什么要对十几岁的孩子搞军事化管理,被子要叠成豆腐块。走出衡中后,她体会到,衡中的军事化管理让她养成了凡事计划周密、雷厉风行的习惯。

这就是衡中,一般人不那么了解的衡中。我有幸成为衡中的学子,在这里向人们讲述真实的衡中。如果读了这篇文章,有人还在骂衡中,请他们赶快闭上高贵的嘴巴!

关于衡水中学的话题,

往往是贬者八九,褒者一二,

看过太多批评衡中的文章,

这篇虽然作者是褒扬其母校,

却也说清楚了现行教育制度的种种问题!

看多了局外人写的批评文章,

再看这篇局内人的文章,

似乎也让我们这些衡中的局外之人

看到了一个较为真实、生动的衡中!

责任编辑:

焦点汽车

本文【你们骂衡中, 都没骂对地方! 关于目前衡中最焦点问题的全解答教育热点新闻-】由亲民网_亲近民生网罗天下事!的小美整编收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亲民网_亲近民生网罗天下事!相关的文章,请点击查看其它文章,请关注亲民网_亲近民生网罗天下事!,http://www.qinminwang.com/jiaoyu/5380.html.

相关推荐
新闻聚焦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返回列表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