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民网_亲近民生网罗天下事!文章导读:【离谱!护士误将尿液当作生理盐水注入患者体内护理热点新闻-】来源:中国护理管理杂志社 在日常繁杂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对查对制度的忽视,是发生护理差错的最主要原因! 据台湾中时电子报报道,台湾花莲慈济医...
来源:中国护理管理杂志社在日常繁杂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对查对制度的忽视,是发生护理差错的最主要原因!
据台湾中时电子报报道,台湾花莲慈济医院惊现严重护理疏失!护士误将护理车上的尿液检体当作生理盐水,混入白蛋白点滴内为病患注射,结果该名患有肝硬化的病人在10天后过世。家属向医院索赔百万元。目前该差错已经送交第三方鉴定发生原因并追责。
事件经过
护士A抽了一针筒生理盐水放在治疗车上准备冲输液管。
护士B抽了一针筒尿液标本要送检也放在治疗车上。
两个针筒的颜色类似,护士A冲管时就拿了尿液。
两个护士良心过不去,立即上报。
主管护士指示不要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
主治医师不知道怎么办,请了感染科会诊。
护士上报异常不良事件后,医院启动调查,主要避免下次再犯,调查结果有记录存档在医院内,但是病历上没有记录。
院方继续对病人家属隐瞒。
然后,医院内某一个参加调查的知情人士悄悄告诉了病人家属。
医院内调查记录成为证据。
病人恰好在十天后因为肝硬化病重而去世。事实上,单纯从医学角度,病人去世和尿液注入静脉无关。
家属告上法庭。
据台湾慈济医院解释,小夜班护理人员误将尿液检体注射进病患体内时,因注射时阻力过大,认为有异常迅速拔除并更换点滴,并及时通知主治医师处置,尿液应不至于进入病患体内,若有也很微量,已向家属致歉。
但病患家属对医院的说法并不领情,要求免除医疗费用,赔偿数百万元,但该条件医院无法接受,目前已交给第三方厘清事件原委。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是保障患者安全的根本。然而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因未查对或未严格查对而导致的差错仍比较常见。有调查显示:在未能遵循规范查对制度的原因中,有几乎一半的调查对象(52.2%)认为自己记得很清楚。虽然我国护理前辈早就提出并建立“三查七对”制度,但侥幸心理、定势思维仍导致部分护理人员用想当然的方式凭记忆省略核对步骤。
在上述案例中,两名护士的差错看似偶然实为必然,暴露出其日常操作的不规范和对查对制度的忽视。须知为求谨慎起见,要打入病患体能内的针剂药品,护理人员大多自己抽取,不太假手他人,且一定会在针剂外贴上药品名称。而护理人员在为病患注射前,一定要确认清楚针筒内的药品是什么,这是基本动作!
而自病患尿袋中以针筒抽取尿液检体后,需立即将尿液检体灌注检验用试管中,其为连续动作应一气呵成,即便未完成,也不宜任意放在工作台上,且未贴任何标签说明,实为极大的安全隐患!并且护士将其放在治疗车上,本身就不符合消毒隔离制度,可见其对制度的漠视。
A、B两位护理人员的连续失误以及对护理制度的违反,最终造成了如此低级的护理差错,令人痛心、遗憾!
经常听护理前辈们说:“查对制度都是经过血的教训总结出来的经典!”护士做得越久,对这句诚恳的忠告体悟越深。愿我们都能不断成长,从内心深处对查对制度产生敬畏和尊重,在日常工作中不但可以规避风险,更能对患者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封面图由璧山区人民医院胡悦建提供,图文无关。
责任编辑:
新闻科技本文【离谱!护士误将尿液当作生理盐水注入患者体内护理热点新闻-】由亲民网_亲近民生网罗天下事!的小美整编收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亲民网_亲近民生网罗天下事!相关的文章,请点击查看其它文章,请关注亲民网_亲近民生网罗天下事!,http://www.qinminwang.com/jiaoyu/995.html.
11-22 来源:未知
11-22 来源:未知
11-22 来源:未知
11-22 来源:未知
11-22 来源:未知
11-22 来源:未知
11-22 来源:未知
11-22 来源:未知
11-22 来源:未知
11-22 来源: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