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民网_亲近民生网罗天下事!文章导读:【如何杀出原生家庭?她的作品里有你不敢面对的那1%|意外女性热点新闻-】来源:意外艺术 ▼ 前两天,俞敏洪举的一个相当不恰当的例子,充分暴露了对女性的偏见和束缚,已经被大家怼到快要体无完肤了。 大家怼得这么厉害,...
来源:意外艺术▼
前两天,俞敏洪举的一个相当不恰当的例子,充分暴露了对女性的偏见和束缚,已经被大家怼到快要体无完肤了。
大家怼得这么厉害,打眼儿一看,我们的社会环境好像是对女性更加友好了。
攻击未婚的大龄女性不再是政治正确的行为,更多女性敢于站出来捍卫自己的权益了。
但,事实是,外部的社会的攻击固然可怕,但给这些女性带来最深伤害的,反而是她们最亲近的人——家人。
回到自己的家庭中,这些女性常常会经历一番更深入骨髓的心理乃至生理暴力。
这种暴力,来自于家庭成员的执念,来自于成见,甚至来自原生家庭自带的伤害。
此类事情导致的痛苦往往更甚。
▲ 《嘉年华》电影截图
所以,今天我想提的观点是:女性正在遭遇的痛苦,不仅来自社会,很大程度上是来自——原生家庭。
很流行的一种言论是“父母皆祸害”,把自己人生中遇到的某些问题,通通归究到父母的身上。
但是,这似乎对解决问题并没有什么帮助,痛苦也并不会因此而减少一分。
那么,如何才能逃出原生家庭,走出原生家庭带来的痛苦?
今天,我想通过一位女性艺术家的人生经历和作品,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顺便聊聊女性艺术。
“女性艺术”
是以女性意识觉醒为主题的艺术
“女性艺术”对于意外艺术的真爱们来说,应该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
广义上的“女性艺术”讨论的是女性艺术家创作的艺术,狭义上的“女性艺术”是指以女性意识觉醒为创作主题的艺术。
大家比较熟悉的女性艺术家有草间弥生,
▲ 圆点婆婆
最近正在上海展出的辛迪•雪曼,
▲ Cindy•Sherman 《无名电影剧照》
同在上海展出的路易斯•布尔乔亚,
▲ 路易斯•布尔乔亚
我个人比较喜欢的还有kiki simith等等。
▲ kiki smith
今天我们要聊的这位艺术家跟她们的画风都不太一样——她长得特别特别的美。
她的名字叫:Niki de Saint Phalle,妮基·圣法勒,法籍美国雕塑家、画家和电影制作人,20世纪最受欢迎的流行艺术家之一。
假如那个年代有知乎,她绝对是“长得好看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这个问题下面最高票的回答者。毕竟人家18岁就给vogue当封面女郎了。
先欣赏一下Niki的美貌。
不仅当过《vogue》封面女郎,还当过《Life》的。
再来一张。
但是她的作品又是另一种画风了。
有的看起来胖胖的。
▲ 雕塑 hon
有的看起来乌七八糟的。
有的看起来带点儿诡异。
有的.......则看起来有一些一言难尽。
为什么外表如此柔软的她,却创作出了如此有视觉冲击力的作品?
这就跟我们今天要聊的话题——原生家庭有关。
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有多大
1930年10月29日,Niki出生于法国塞纳河畔纳伊市,父亲是法国银行家,母亲则是美国的望族,他们生活在有着优美风景的塞纳河畔讷伊。
长得这么美,家里又有钱,还有才华,这不是妥妥的人生赢家的节奏吗?
但,好景不长,美国爆发了经济大萧条,父亲被迫关闭了他的金融公司。
在Niki出生后不久,她的父母便带着长子搬到了美国,将年幼的她送到了外祖父母家,三年后,Niki才被接到纽约和父母一起生活。
回到父母身边,并不代表着快乐童年的开始,相反的,那是一场噩梦。
Niki11岁那年,喝醉酒的父亲性侵了她,而得知这一切的母亲只用了一句“别说出去”来“安慰”她。
▲ 新娘
在这个畸形的家庭环境里,Niki的弟弟妹妹相继因抑郁而自杀,而她带着童年的阴影,“幸存”了下来。
而这,也是她一生痛苦的来源。
后来,Niki后来在她的自传《Mon Secret》中回忆了这段经历。
这种可怕的经历可以说是纠缠了她一生。
那回到我们今天的话题上来,Niki是如何杀出原生家庭,成为一名优秀的艺术家的呢?
其实,她做对了三件事。
杀出原生家庭三部曲
我稍微总结了一下,Niki的杀出血路三部曲大概是这样的。
逃离原生家庭
拥有自己的事业
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
首先,为了隔绝负面影响,你得远离伤害源吧。
在18岁那年,Niki和她的爱人Harry结了婚。
婚后,Harry跑去哈佛修音乐,Niki陪伴在他左右。
▲ Niki和Harry的婚礼
婚后的第二年,他们有了第一个孩子。
▲ 一家三口
But,过早的婚姻生活,并未给Niki带来很大的幸福感,反而让Niki有严重的焦虑。因为她发现,自己现在所处的,正是她之前所全身心拒绝的资产阶级的生活模式。
童年创伤的再次袭来,Niki精神崩溃了。
在精神病院Niki前后接受了十次电击疗法,医生说她的治疗可能需要五年。
在治疗期间,她在医生的建议下开始接触艺术,她收集树枝和树叶,并开始制作拼贴画。她开始感觉好多了。
▲ Niki在创作
在医生的建议下,Niki开始把画画当做一种治疗方式。而她的艺术创作也就此开始。
没想到一开始,就持续了50年。
这就是第二步,找到值得付出一生的事业。
▲ Niki和新现实主义艺术家们
在1950年代移居巴黎之后,她加入了新现实主义的艺术家团体,也结识了著名的瑞士艺术家让·丁格利,后来成为她的终生艺术伴侣。Niki的艺术实验愈发大胆起来。
这就是第三步,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
Niki最重要的三件作品,都是在朋友的帮助、启发下创作出来的。
分别是“射击画”、《Nanas》(娜娜)系列雕塑还有塔罗花园。
1960年代,Niki开始创作“射击画”。这一系列射击作品带有疗伤和反叛父权的意味。
在由木头或者金属制成的结构里藏着一些聚乙烯袋涂料的袋子,然后再覆盖上一层熟石膏。最后,妮基用一把22口径的步枪进行射击,之后,颜料会随着弹药而迸溅出来,在画布上形成泼溅和爆炸的效果。
一个没有受害者的谋杀,我射击作品,是因为我喜欢看着画流血,并死去。-- Niki.
后来,经杜尚引荐,Niki还结识了达利。
随着创作的不断深入,《射击》系列作品的规模越来越大,概念越来越复杂,并令Niki的作品受到非常多的关注。
当一位女性艺术家走入公共的领域,曾为她舔舐伤口的艺术,开始变成了反抗的武器,表达思想的出口。
好友美国艺术家劳瑞·瑞佛斯妻子的怀孕也给予了Niki很大的启发,她开始创作《娜娜》系列雕塑作品。
▲ 《娜娜》
《娜娜》系列的雕塑身材流畅且滚圆,拥有不同的肤色,和鲜艳的色彩,象征着女人的快乐、自由,是一群欢脱的妹子们。
而在巴塞罗那的时候,妮基又被西班牙建筑师安东尼奥·高迪(Antoni Gaudí i Cornet)的作品所惊颤,尤其是他的雕塑花园作品“Park Güell”。
高迪作品中材料与色彩的天才运用,打开了她心中艺术的门扉,启发了她后来雕塑花园的创作。
▲ 塔罗花园一景
1976年起,Niki全身心投入到塔罗花园的创作当中,邀请了来自阿根廷,苏格兰,荷兰、法国的数十名艺术家朋友来帮助她完成这件作品。
▲ Niki与塔罗花园的建筑师们
这座塔罗花园坐落于意大利西部,花费了整整20年的时间,直到有一天,Niki的手开始变形,不能再雕刻了,也从来没有放弃过塔罗花园的建造。
▲ Niki在塔罗花园中
在这座花园中,有城堡、有神鸟、有恶龙、有魔鬼、有公主,也有女骑士。几乎囊括了Niki一生的挣扎与反抗。
但可惜的是,除非亲自去到意大利,不然你根本无法一睹Niki创作的奇幻和美丽。
But!
在这个冬天,美术馆以“塔罗花园”为灵感,呈现出一座温暖奇幻的缤纷花园。
“妮基·圣法勒的花园奇境”展览历时3年沟通筹划,展出近百件总价值约2,000万美金重要作品,并从全球各地运送而来。
更有妮基·圣法勒珍贵自述纪录片,亲自为你讲解作品;
不用去到意大利,也能走进Niki神秘的花园的花园奇境,感受独一无二的艺术世界。
如果真爱们实在不能去到这次展览现场,也可以在文章末尾的小程序里,把展览内容看个够~
▲ 坐落于意大利西部的塔罗花园
用艺术治愈自己
Niki的艺术创想源自她在痛苦中挣扎的经历,但她的作品却充满了创作的冲劲、愉悦和激情。
1996年,六十六岁的Niki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演讲,她说:
如果不是因为艺术帮助我摆脱了对父母、对社会的深深的攻击感,我可能会在监狱里,或者仍然在精神病医院。
除此之外,Niki能走出痛苦,得到治愈,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没有自我封闭,她获得了很多朋友的帮助,在交换中,她获得了生命的能量。
不得不承认是,我们每个人都有深埋心底的阴暗面。有快乐就有痛苦,有光明就有黑暗。今天我们所讨论的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也不过是其中一种。
即使你的生活里有99%的光明,那残存的1%的黑暗,也会在悄无声息中,将你击垮。
但是,痛苦,只有流动起来,才能成为治愈的能量。
所以,意外艺术想发起这样一次活动,探秘Niki的“花园奇境”,留下你的治愈故事,让痛苦成为流动能量。让你的故事治愈他人,也治愈自己。
点击小程序卡片
☟
1%的黑暗,将在流动中,被光明稀释,逐渐趋向于消失。
作者|映月
简介|意外天团第一追风少女
<END>
责任编辑:
科技汽车本文【如何杀出原生家庭?她的作品里有你不敢面对的那1%|意外女性热点新闻-】由亲民网_亲近民生网罗天下事!的小美整编收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亲民网_亲近民生网罗天下事!相关的文章,请点击查看其它文章,请关注亲民网_亲近民生网罗天下事!,http://www.qinminwang.com/renwen/5053.html.
11-22 来源:未知
11-22 来源:未知
11-22 来源:未知
11-22 来源:未知
11-22 来源:未知
11-22 来源:未知
11-22 来源:未知
11-22 来源:未知
11-22 来源:未知
11-22 来源:未知